搜索

为什么中国可能很快开始衰落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4-12-15 13: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dmin
2024-12-15 13:46:26 161 0 看全部
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将自己的国家作为与西方激烈竞争的其他国家的榜样,在唐纳德·川普再次上任后,他的政府准备加大对美国的批评力度。
据彭博新闻社14日报道,中国官方媒体已经在抨击美国选举过程被“前所未有的混乱”所玷污。




报道说,中国模式确实对许多人有吸引力。北京似乎能够将政权稳定转化为电动汽车等新技术的重大成就——以及长期外交。中国共产党似乎也已经有效地处理了独裁主义的弊端,而当年的苏联则未能做到这一点。
但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中国问题分析师David Yang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
David Yang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份有关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工作报告中指出,近几十年来的中国是一种“独裁2.0”。但他表示,共产党政权与任何独裁政权一样,都存在着根本缺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缺陷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事实上,有迹象表明,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开始像苏联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那样,成为“独裁1.0”—而我们都知道这将如何结束。
David Yang是哈佛大学历史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说,独裁政权面临两个基本挑战。首先,公民努力工作和支持政权的动力被削弱,因为他们知道国家可以肆无忌惮地没收他们的劳动成果。
他说:“独裁政权无法向公民、企业和(地方)官员做出可信的承诺,即将来不会利用权力损害他们的利益,从而限制了他们努力工作和遵守的动力。”
其次,由于必须控制信息流以维持权力,政权可能越来越缺乏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担忧的了解,这最终可能危及政权的长治久安。
报道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能够克服这些挑战。邓小平的改革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将公民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结合起来。人们有了工作,收入增加了,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社会流动的机会充足,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同样,商人也有了发展企业的空间,官员们也受到了激励:在你所在地区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增加了晋升的机会。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企业家知道官僚因经济增长而得到奖励,因此他们可以放心投资,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会被夺走。经济学家说,有时快速投资反过来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至于信息,中国共产党将限制和审查与对某些投诉的选择性容忍相结合。新技术提供了窃听人们抱怨内容的可能性,同时阻止任何不和谐声音的广泛传播。因此,该政权有机会解决根本问题,同时在它开始行动之前压制任何更广泛的反对意见。
David Yang认为,问题在于,这种“独裁2.0可能不是一个稳定的平衡。它的稳定取决于维持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这可能很难实现。”
报道说,随着国家在发展链上不断攀升,经济增长自然会放缓,而中国的扩张速度已经下降了十多年。但除此之外,由于房地产市场崩溃打击了消费者信心,其增长明显减弱。
随着收入停滞不前、房地产价值下跌,或者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人们可能不再认为他们的利益与政权一致。社会流动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成为可能。
疫情也让专制2.0的光彩黯然失色。报道说,新冠疫情封锁以及身穿防护服的执法者(被称为“大白”)将房主拖出家门的现象表明,该政权的利益并不一定与个人公民一致。
习近平政府还通过对各种公司和行业的监管打击来打击企业,从而削弱了他们与党国的共同利益感。
然后是习近平的大规模反腐运动,据David Yang估计,这场运动导致超过470万官员被捕或失去晋升机会。
现在,出现了一个负面循环。按照北京的指示,官僚们优先考虑减债,而不是快速增长。一些人没有与企业领导人合作来促进投资,而是转而对企业处以罚款以增加收入。
私人投资减少意味着就业和收入增长减少,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破坏了“专制 2.0”的整个前提。而有一种选择是减少党的控制,就像几十年前韩国和台湾的一党制政权所做的那样,不过,这似乎在中国不太可能。
David Yang说,“相反,如果政权在应对经济和社会逆风时优先考虑安全和控制”,那么中国可能会重拾专制 1.0 的严厉控制,而“最近的趋势表明,我们正面临后一种情况。”
自由亚洲电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161 | 回复:0

澳洲观察,专为海外华人打造,服务海外华人的大型社区平台,在澳洲的吃穿住行,国内的政策新闻,我们全力提供,欢迎大家!
本站导航
社区民生
移民留学
综合娱乐
本站站务
社区公告
投诉建议
商务合作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澳洲新闻
中国新闻

网站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澳洲观察》—观察、体验,知行合一!
联系电话:0061-3-94322552 地址:PO BOX 91 Watsonia Victoria 3087 Australia 邮箱:unitedtimesmel@gmail.com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