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面对严峻的时代 ——雨轩诗荟第三集前言

[复制链接]
澳洲观察 发表于 2022-10-15 13: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澳洲观察
2022-10-15 13:19:48 262 0 看全部
何与怀
2016年,雨轩诗社出版《大洋洲雨轩诗荟》,我写了《祝贺.期待.共勉》一文,作为“前言”。过了三年,雨轩诗社出版诗荟第二集,我以“真”字相赠,提出:“道要正道;心要真心。”现在,又三年之后,雨轩诗荟第三集要出版了,这真是可喜可贺之事。
雨轩走过的这些年,在澳华文学史上,是值得记录的。
关于好的诗歌写作,澳华诗人学者庄伟杰博士提出,起码有五种“力”显得至关重要。概而言之:1.笔力。写作者必须具有精深的文字功力,尤其是强大的语言的爆发力和表现力;2.脑力。好作品一定要有新颖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一定要找到最佳的角度或切入点;3.眼力。要善于发现及捕捉常人习焉不察的事物或细节,即拥有发现美的独到眼光;4.声力。创作者要融入自身的生命体验,力求发出个人的声音,形成属于自己的情调和语感;5.神力。诗性的语言符号必须是通灵的,要具有内在神力并彰显出精神脉象,即臻达某种思想和艺术境界。(见庄伟杰:《关于“现实”如何诗歌的当代性思考》,《星星·诗歌理论》2022年第3期)我欣喜地看到,在雨轩诗荟里,这五种“力”在许多诗作中都有所展现,虽然程度各有不同。
这些年来,作为澳华诗歌爱好者的心灵家园,雨轩是一个生气勃勃的诗歌创作平台。就如社长布文说,雨轩诗社经过数年发展,集合了一批优秀诗人,一批既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接受当今普世价值的洗礼的优秀诗人。因此,很有必要把他们从岁月的沉淀中撷取的生活感悟变成铅印文字留存下来,在风雨的沉浮中继续传承给后人。这就是在澳华文学史上添砖加瓦。这就是出版雨轩诗荟的意义。
除祝贺之外,我还该说些什么呢?我自然想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当然包括每一个诗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在面对一个极其严峻的时代。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近三年,各国经济民生遭受极大的破坏,许多人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在全世界还没有缓过气的时候,普京发动了侵乌战争,至今打了大半年,为挽救败局竟然发出核威胁叫嚣;而在地球另一边,东亚正在形成高危地区,国际问题专家确信,如果谋求武力改变台海现状,便必然引发新的一场世界大战!
许多人都在思考,都在探问:人类文明是在走向至暗时刻吗?或者,这样思考:如何爱护、保卫人类文明?
雨轩诗人也应该思考。
的确,诗言志。如人们考证,古代的中国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早就抱持这个认识了。《诗经》的作者在其作诗目的的表述中,就有“诗言志”这种观念的萌芽;而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出现“诗以言志”的记载。其后,“诗言志”的说法就更为普遍。例如,《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说:“《诗》言是其志也。”……朱自清先生在他的诗论专著《诗言志辨》中,曾把“诗言志”称之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的纲领”,今天更有人觉得还可以进而论之——如果说“诗缘情”是诗的基础,那么“诗言志”便是诗的必然要求,是诗歌的最高标准和黄金律令。
但是,人各有志。所谓“言志”,那便要问: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怀、理想和志向?要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要弘扬什么样的精神?今天,面对这个极其严峻的时代,一个诗人,要“言”出什么样的“志”,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所谓学诗写诗的“功夫”在“诗外”,这里有“阅历”和“品性”两个相互关联的含义。诗歌作为诗人个体发出的声音,当然是个人性的;但是一个置身于时代并敢于搏击生活激流的诗人,又不能不关注人类的命运,所以,诗歌也是社会的和历史的。孔老夫子也早已告诉我们:“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人是性情中人,也应当是有思想的人,揆古察今,立德明志,感觉敏锐,思虑深切,其爱恨感怀,常系天下。我曾经多次谈到,事实上,诗人关怀天下事,可谓中国诗歌伟大传统。如无锡东林书院这幅经典对联所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人类命运、民族兴亡、民生疾苦、政治清浊、时代风云变幻,都应是诗人视野之内,关怀所在。
那么,我们便要扪心自问:
我们能否对所处的时代和现实境遇作出心灵回应,以诗的形式介入其中,体现一种良知、道义和责任?我们是否怀揣一颗真诚、善良和慈悲之心,拥有关爱众生的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在对“高墙或鸡蛋”作出选择时,我们能否坚守最低标准:绝不听命于权贵,绝不为独裁专制唱赞歌?
历史定然站在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一边。历史定然站在人性的一边。而我们,能否秉持“道要正道;心要真心”的信念,能否坚守普世价值,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诗歌是关于灵魂的学问(庄伟杰博士语)。在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艰难的时刻,我们能否让自己的诗作发出更亮丽的美学光芒?流露更丰富的生活智慧?包蕴更深刻的历史洞见?我们能否让自己的诗作拥有“诗魂”,参与引领人类精神的崇高使命?
走笔至此,想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距今刚好整整两百年,他的生命嘎然消逝。雪莱终其一生,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社会抱负倾注在诗性的意象上,寄情自然,以诗言志。他都在努力用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的希望,启发和改善人们的信念。让我们也像他那样,既立足大地又仰望星空,发出内心的真切呼声——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2022年10月8日于悉尼)
本文作者何与怀博士现为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学术顾问、《中文学刊》名誉主编、《休斯敦诗苑》编委、悉尼华文作家协会荣誉会长、澳华悉尼雨轩诗社顾问、南溟出版基金评审、悉尼诗词协会顾问、澳洲酒井园诗社顾问、《澳洲新报.澳华新文苑》主编、《澳华文学网》荣誉总编、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召集人。2021年荣获澳华文化界终身成就奖(Australia Chinese Cultur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262 | 回复:0

澳洲观察,专为海外华人打造,服务海外华人的大型社区平台,在澳洲的吃穿住行,国内的政策新闻,我们全力提供,欢迎大家!
本站导航
社区民生
移民留学
综合娱乐
本站站务
社区公告
投诉建议
商务合作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澳洲新闻
中国新闻

网站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澳洲观察》—观察、体验,知行合一!
联系电话:0061-3-94322552 地址:PO BOX 91 Watsonia Victoria 3087 Australia 邮箱:unitedtimesmel@gmail.com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