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严霜烈日皆经过 次第春风到草庐 ──我所知道的马元

[复制链接]
澳洲观察 发表于 2022-9-5 17: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澳洲观察
2022-9-5 17:11:16 304 0 看全部
戴仕熊
八月十八日,马元先生溘然病逝于北京,走完了他八十三载风雨人生路。
我与马元素昧平生,机缘际会,因他撰写了一部《一个知识分子的风雨历程》的个人回忆录,准备出版,有意请人帮助润色,由于他与我在墨尔本的甥婿陈伟元先生私交甚笃,于是便由陈从中牵线,无意中造屋偏偏相中了我这个箍桶匠。以此为契机,我与马元便有了频繁的通信和电话联系,在一来二往中,由生而熟,终于彼此间孕育出深厚的友情。我与他年龄相仿,又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成长,都是此中人,深知此中情,透过其洋洋洒洒的书稿,我逐渐开始向他走近,直抵他的心灵深处,从而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马元是位工作狂,争分夺秒,奋不顾身,长期带病超负荷工作,以致突发脑血栓,病倒在岗位上,造成终身残疾。即便如此,在一次前往杭州为其祖父马叙伦扫墓的行程中,他还是不顾行动不便,特地绕道苏州,于此逗留一宿,这才有了与其夫妇俩敞怀长谈的机会。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回首次谋面,竟成永诀。
老马原本侨居海外,新中国成立前夕,才随父辈一起投奔祖国怀抱,在东北沈阳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当他正满腔热忱准备报效祖国之时,瞬间风云骤起,极左思潮沉渣再起,他的美好青春几乎全部淹没在无穷无尽的各种政治运动和体力劳动之中。待云开日出,雨过天晴,他已不知不觉人到中年,马先生从羁绊中解脱出来,抖擞精神,重新出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真空技术专家。
炼狱之旅
1962年,马元从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钢铁冶金系毕业,顺利入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时年23岁。工作未满二年,按照毛泽东“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指示,他随大批下放人员远赴山西朔县小平易公社耿庄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朔县位于山西雁门关外,地处雁北,是汉朝王昭君和亲下嫁匈奴的地方,自然条件异常恶劣,自古就有“出了雁门关,眼泪流不干”的传言。下放人员分别被安置在生产队的各农户家,与当地农民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朔县地势较高,水资源极度匮乏,全靠打深井取水,因此当地人大多不事洗漱,鲜少洗衣服。马元所住窑洞仅有一铺炕,供四人合睡,没有厕所,只在室外挖一个几米宽的土坑洞,无论男女老少都蹲在坑边沿方便。这里养猪不用猪圈,只见小猪在炕下到处乱跑。伙食吃的是“派饭”,即一周换一户人家,每天交一斤粮票三毛钱,农民虽多好客,实乃拿不出什么可资招待,桌上基本没有菜,最多放一碟盐或咸菜,主食多为玉米、稀饭、栗子糕之类,还有一种高梁糕,吃在嘴里简直就像吃了一包沙子,难以下咽。生活虽艰苦,但很快也就习惯了。至于劳动,主要是锄地和挖土方,由于这里的锄头柄特别短,必须将腰弯得很低才能锄到地,体力消耗极大,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死去活来,也赶不上当地农民三分之一的进度,过了三个月,好不容易才勉强适应过来。
劳动之余,他们常通过串门来增进与老乡的感情,有时还主动帮他们做些担水、推碾子、打扫卫生和理发之类的活,一段时间下来,彼此结下了深厚情谊。马元与一位叫梁存才的老乡走得尤近,两人常常在小油灯下长谈至深夜。梁姓在当地是小姓,家里又穷,常受大姓人家的歧视和欺负,马元与梁老汉虽身份悬殊,两人的境遇却十分相似,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他们惺惺相惜,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马元最后离开耿庄时,梁老汉依依不舍十分难过,一路跟着大车送出十里地,临了还硬要将身上披的羊皮袄送给他,马元深知这里农民的穷困,一件衣服常常要全家轮着穿,今天要是拿了这件羊皮袄,这个冬天就没法过了。马元坚拒不从,推让许久,两人紧紧相拥,含泪惜别。
恶劣的生活条件,日复一日的体能付出,这对于一个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生活优渥,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马元来说,无疑是一场炼狱般的灾难,然而这一切都未能轻易销蚀他的精神意志,生活中仍不缺欢愉和浪漫。他结识了同时下放到耿庄大队的四川姑娘毛襄萍,她1963年从四川大学化学系毕业,也来到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他俩在工作中彼此了解,产生感情,最终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1965年7月,他们结束了朔县的劳动锻炼和四清工作,双双返回北京工作岗位,次年3月27日正式步入婚姻殿堂。长期耕耘,一朝收获,他们花开北国,有情人终成眷属。
梦圆之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还没有过上几天安稳日子,1966年一场“文革”风暴席卷全国,马元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举办学习班,隔离审查,打成“五一六”分子,最后集体下放“五七干校”,随着运动步步深入,名目繁多,花样叠出,暗无天日,如入无限深渊。
马元之所以厄运连连,在劫难逃,其实树大招风,与他有一个久负盛名的祖父和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的父亲脱不了干系,既然中央已定性“教育战线十七年来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专了无产阶级的政”,那么作为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岂不就是这条“黑线”的祖师爷?只是当时马叙伦已沉疴在身,长期住院治疗,侥幸躲过一劫。直至1976年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华夏大地终于迎来了春色满园的好时光。1985年纪念马叙伦诞辰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悉数到场,给了马元以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新的人生就此开启。
对于马元来说,个人的伤害和屈辱已无足轻重,十数年岁月蹉跎,所学专业荒废殆尽,才是一生中难以承受之痛。更何况,洞内存一日,世外越千年,举目四望,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的落差越来越大,百废待举,时不我待,唯有抓紧时间,奋起追赶,才能永保国家昌盛,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年工作之初,马元本来就发现所学专业与研究院的实际工作并不完全吻合,“黑色”(专指钢铁)和“有色”虽一字之差,相距何止千里,现在又要进一步着手真空炉的设计制造,等于要不止一次地改道再改道,难度可想而知。他深知勤能补拙,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心里总算有了点底气,他又马不停蹄,深入各个相关工矿车间,广结朋友,拜一切能工巧匠为师,并从有限的进口设备中,寻找他山之石,从中获得启迪和借鉴。他立志要进一步施展自己的才能,刻意将真空冶金设备的研制延伸到真空熔炼、真空烧结、真空脱氧提纯、真空镀膜等各个技术领域。他刚参与完全国“七五”重点项目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攻关,接着又投入到真空垂熔炉和真空高温退火炉的研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开始著书立说,不断发表学术论文,频频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还受母校东北大学之聘,荣任客座教授,三十年前曾经教过他的年长老师,居然坐在下面虚心做起了他的学生……鉴于他的学术成果和重大贡献,他不断受到各种奖励,被授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成为中国真空技术方面不可多得的技术权威。
在坚持科技攻关的同时,马元还热心投入北京市政协参政议政工作,十年期间,先后提交了三十多份提案,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献策建议。每当看到一个提案被落实,都会令他感到无比欣慰,似乎又为社会尽了一份力,修了一份功德。
马元先生称得上是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在他身上既具备自身独有的学养气质,也秉承了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风骨操守,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不能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正如我在为其个人回忆录所撰写的“序言”中写到的那样:“马元先生所走过的那段风雨历程,既是他人生轨迹的历史印记,也是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共同际遇的真实写照,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华大地曾经有过的潮起潮落,风云变幻。”
梦已圆,心无悬,辛劳了一生的老骥宝“马”请安息吧,愿从此普世安宁,天上人间。
二0二二年八月十八日草就于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何与怀 一 2009年5月,缘因参加一个欧洲华文作家会议,我来到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
    03-12
  •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25 Feb 2024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25 Feb 2024 歡樂
    在烈日炎炎的澳洲夏季,墨爾本中華獅子會與援豐會展現了他們對社區的深切關懷與支持。
    03-05
  • 除夕快乐!
    除夕快乐!
    何与怀 人们说得好,除夕,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终于到了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刻。 除夕这个
    02-05
  • 美德赢台湾
    美德赢台湾
    何与怀 1月13日,作为2024世界大选年最瞩目的首场大选,台湾取得民主阵营的首场胜利。
    01-16
  • “四十千” 博物馆
    “四十千” 博物馆
    西澳 平民 墨尔本杯日即当年11月1日是澳大利亚政府决定给予四十千中国留学生 居留澳
    12-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304 | 回复:0

澳洲观察,专为海外华人打造,服务海外华人的大型社区平台,在澳洲的吃穿住行,国内的政策新闻,我们全力提供,欢迎大家!
本站导航
社区民生
移民留学
综合娱乐
本站站务
社区公告
投诉建议
商务合作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澳洲新闻
中国新闻

网站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澳洲观察》—观察、体验,知行合一!
联系电话:0061-3-94322552 地址:PO BOX 91 Watsonia Victoria 3087 Australia 邮箱:unitedtimesmel@gmail.com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